4006-776-356 出国就医服务电话

获取国外Quinaretic药品价格,使用等信息,最快 24 小时回馈

出境医 / 海外药品 / Quinaretic

Quinaretic

药品类别 ACE抑制剂与噻嗪类

Quinaretic

Quinaretic®


(盐酸奎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片)8263-07

仅接收

在本页面
  • 盒装警告
  • 描述
  • 临床药理学
  • 适应症和用法
  • 禁忌症
  • 警告事项
  • 预防措施
  • 病人咨询信息
  • 药物相互作用
  • 不良反应/副作用
  • 过量
  • 剂量和给药
  • 供应/存储和处理方式
盒装警告

怀孕使用

当在妊娠中期和中期使用ACE抑制剂时,ACE抑制剂可能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当发现怀孕时,应尽快停用Quinaretic。请参阅警告:胎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Quinaretic说明

Quinaretic是一种固定组合片剂,结合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盐酸喹那普利和噻嗪利尿剂氢氯噻嗪。

盐酸奎纳普利的化学描述为[3S- [2 [R *(R *)],3R *]]-2- [2-[[1-(乙氧基羰基)-3-苯基丙基]氨基] -1-氧丙基]- 1,2,3,4-四氢-3-异喹啉羧酸,一盐酸盐。其经验式为C 25 H 30 N 2 O 5 .HCl,结构式为:

分子量= 474.98

盐酸奎纳普利为白色至类白色无定形粉末,可自由溶于水性溶剂。

氢氯噻嗪的化学描述为:6-氯-3,4-二氢-2H-1,2,4-苯并噻二嗪-7-磺酰胺1,1-二氧化物。它的经验公式为C 7 H 8 ClN 3 O 4 S 2 ,其结构式为:

分子量= 297.72

氢氯噻嗪是白色至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但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Quinaretic可以口服固定片剂,包括三种浓度的quinapril和氢氯噻嗪:10 mg和12.5 mg(Quinaretic 10 / 12.5),20 mg和12.5 mg(Quinaretic 20 / 12.5)和20 mg和25 mg(Quinaretic) 20/25)。

非活性成分:巴西棕榈蜡粉,交聚维酮,FD&C黄色#6铝色淀,卵磷脂,氢氧化镁,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聚乙烯醇,滑石粉,二氧化钛和黄原胶。

Quinaretic-临床药理学

作用机理:

喹那普利的主要代谢物奎那普利拉是人体和动物体内ACE活性的抑制剂。 ACE是肽基二肽酶,可催化血管紧张素I向血管收缩剂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奎那普利在高血压中的作用似乎主要是由于循环和组织ACE活性的抑制所致,从而减少了血管紧张素II的形成。喹那普利抑制静脉内施用血管紧张素I引起的血压升高,但对血管紧张素II,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的升压反应没有作用。血管紧张素II还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从而促进肾钠和液体的重吸收。奎尼普利减少的醛固酮分泌可能导致血清钾的少量增加。在对照高血压试验中,仅使用喹那普利治疗可使钾平均增加0.07 mmol / L(请参见注意事项)。去除血管紧张素II对肾素分泌的负反馈会导致血浆肾素活性(PRA)升高。

虽然认为降压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但奎那普利即使在低肾素高血压患者中也能发挥降压作用。奎那普利在所有研究的种族中都是有效的降压药,尽管它在黑人(通常是低肾素组)中的疗效要比非黑人低。 ACE与激肽酶II相同,激肽酶II可降解缓激肽(一种有效的肽血管扩张剂)。缓激肽水平在喹那普利的治疗作用中是否起作用尚待阐明。

氢氯噻嗪是噻嗪利尿剂。噻嗪类药物会影响肾小管的电解质重吸收机制,直接增加钠和氯的排泄量,大约相等。间接地,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减少了血浆量,从而导致血浆肾素活性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尿钾流失增加以及血清钾减少。肾素-醛固酮链接是由血管紧张素介导的,因此并用ACE抑制剂可逆转与这些利尿剂有关的钾流失。

噻嗪类药物降压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

药代动力学和代谢:

从奎那瑞克片剂中吸收奎纳普利和氢氯噻嗪的速率和程度分别与同时或分开给药的速释单药制剂中奎纳普利和氢氯噻嗪的吸收速率和程度没有差异。

口服奎尼普利(奎那普单药)片剂后,在1小时内观察到血浆奎那普利峰值浓度。根据尿液中奎纳普利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吸收程度至少为60%。氢氯噻嗪的吸收较慢(1至2.5小时),而吸收更完全(50%至80%)。

与禁食相比,将高脂餐与奎纳瑞克片剂一起服用时,奎纳普利的吸收率降低了14%,而吸收的程度不受影响。将Quinaretic片剂与高脂餐一起服用时,氢氯噻嗪的吸收率降低了12%,而吸收程度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可以在不考虑食物的情况下服用Quinaretic。

吸收后,奎纳普利被去酯化为其主要的活性代谢物奎那普利拉(约占口服剂量的38%)和其他次要的非活性代谢物。多次口服奎纳普利后,奎那普利特的有效累积半衰期约为3小时,给药后约2小时观察到血浆奎那普利特的峰值浓度。血浆中循环的奎纳普利或奎那普利拉约有97%与蛋白质结合。氢氯噻嗪不被代谢。它的表观分布体积为3.6至7.8 L / kg,与测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7.9%一致。该药物还积聚在红血球中,因此全血水平是血浆中测量水平的1.6到1.8倍。

奎那普利用于妊娠大鼠时会发生一些胎盘传代。在大鼠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奎纳普利及其代谢物不会穿过血脑屏障。氢氯噻嗪可自由穿过胎盘,但不能穿过血脑屏障。

奎纳普利特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而被清除,最高可达IV剂量的96%,并且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约为2小时,并且具有较长的终末期,其半衰期为25小时。氢氯噻嗪不经肾脏排泄。当跟踪血浆水平至少24小时后,观察到血浆半衰期在4到15小时之间变化。至少61%的口服剂量在24小时内保持不变。

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奎尼普利特的消除半衰期随着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而增加。血浆喹那普利拉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患有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患者中,慢性血液透析或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对奎纳普利和奎那普利拉的消除作用很小。老年患者(≥65岁)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奎那普利拉消除率降低;这种减少归因于肾功能的下降(见用法用量)。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奎那普利的浓度降低,这是由于奎那普利的去酯作用受损。在一项针对肾功能受损(平均肌酐清除率为19 mL / min)的患者的研究中,氢氯噻嗪消除的半衰期延长至21小时。

奎纳普利和奎那普利拉的药代动力学在5到80毫克剂量的单剂量范围和40到160毫克的单剂量范围内是线性的。

药效学和临床作用:

单剂20 mg奎纳普利24小时对血浆ACE的抑制作用超过80%。对血管紧张素I的升压反应的抑制作用寿命更短,以20mg剂量给予约4小时的抑制率为75%,约8小时的抑制为50%,在24小时的抑制率为20%。但是,对于慢性给药,剂量为20至80 mg,可在24小时内显着抑制血管紧张素II水平。

向轻度至重度高血压的患者服用10至80毫克的奎纳普利可将坐姿和站立时的血压降低至大致相同的程度,而对心率的影响则最小。有症状的体位性低血压很少见,尽管盐和/或容量不足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见警告)。

降压活性在1小时内开始,通常在给药后2至4小时达到最佳效果。在慢性治疗期间,给定剂量的大多数降压作用在1-2周内即可达到。在多剂量研究中,单剂量或分剂量每天10到80毫克可降低整个给药间隔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其波谷效应约为5到11/3到7毫米汞柱。谷效应代表峰值效应的大约50%。

虽然剂量-反应关系相对平坦,但在低谷时40至80 mg的剂量比在10至20 mg时更有效,并且每天两次给药往往比每天一次相同剂量的低谷血压低。总剂量。在长期治疗期间,奎纳普利的降压作用持续存在,没有证据表明有效性下降。

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评估表明,奎尼普利可使血压降低,同时外周血总抵抗力和肾血管抵抗力降低,而心率,心脏指数,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或滤过率几乎没有变化。

每天使用相同剂量的老年患者(≥65岁)和年轻的成年患者,奎纳普利的治疗效果似乎相同,而老年患者的不良事件没有增加。在高血压患者中,喹那普利10至40 mg的疗效与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普萘洛尔和噻嗪类利尿剂相似。

口服氢氯噻嗪后,利尿作用在2小时内开始,在约4小时内达到峰值,并持续约6至12小时。奎那普利与噻嗪类利尿剂一起使用可产生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剂都更大的降血压作用。在奎纳普利/氢氯噻嗪使用2.5至40 mg奎那普利和6.25至25 mg氢氯噻嗪剂量的临床试验中,抗高血压作用持续至少24小时,并且随着两种成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尽管奎纳普利单一疗法在黑人中的疗效要比非黑人低,但联合疗法的疗效似乎与种族无关。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奎纳普利的给药倾向于减少与利尿剂有关的钾流失。在Quinaretic的临床试验中,当2.5至40 mg奎纳普利与6.25 mg氢氯噻嗪联用时,血清钾的平均变化接近于零,而接受10至20 / 12.5至25 mg的平均受试者的血清钾降低较轻比接受相同剂量的氢氯噻嗪单药治疗的普通受试者的经历要高。

Quinaretic的适应症和用法

Quinaretic用于治疗高血压。此固定组合不适用于高血压的初始治疗(请参阅剂量和用法)。

在使用Quinaretic时,应考虑另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事实,尤其是在肾功能不全或胶原血管疾病患者中。现有数据不足以表明奎尼普利没有类似风险(请参阅警告: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

黑人患者的血管性水肿:

据报道,与非黑人相比,接受ACE抑制剂单药治疗的黑人患者血管水肿的发生率更高。还应注意,在对照临床试验中,ACEI抑制剂对黑人患者的血压影响小于非黑人患者。

禁忌症

对奎纳普利或氢氯噻嗪过敏的患者以及有与先前使用ACE抑制剂治疗相关的血管性水肿病史的患者禁用奎那瑞克。

由于存在氢氯噻嗪成分,对无尿或对其他磺酰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该产品。

警告事项

过敏反应和可能的相关反应:

据推测,由于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会影响类花生酸和多肽(包括内源性缓激肽)的代谢,因此接受ACE抑制剂(包括奎那普利)的患者可能会遭受多种不良反应,其中一些反应很严重。

头颈部血管性水肿:

ACE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面部,四肢,嘴唇,舌头,声门和喉头的血管性水肿已有报道,接受喹那普利的患者中有0.1%出现血管性水肿。在两项类似规模的美国上市后奎纳普利试验中,总共纳入了3,000多名黑人患者和19,000多名非黑人患者,据报道,黑人的血管性水肿分别为0.30%和0.55%(分别在研究1和2中),0.39%和0.17%非黑人。与喉头水肿相关的血管性水肿可能是致命的。如果出现喉部喘鸣或面部,舌头或声门血管水肿,应立即停止使用Quinaretic治疗,并按照公认的医疗方法治疗患者,并仔细观察直至肿胀消失。在肿胀仅限于脸部和嘴唇的情况下,这种情况通常无需治疗即可缓解;抗组胺药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如果舌,声门或喉部受累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应立即进行包括但不限于皮下肾上腺素溶液1:1000(0.3至0.5 mL)的紧急治疗(请参阅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

肠血管性水肿:

ACE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有肠道血管性水肿的报道。这些患者出现腹痛(有或没有恶心或呕吐);在某些情况下,没有面部血管性水肿的病史,C-1酯酶水平正常。通过腹部CT扫描或超声检查或在手术中诊断出血管性水肿,并在停用ACE抑制剂后症状得以缓解。在出现腹痛的ACE抑制剂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应包括肠道血管性水肿。

有血管水肿病史的患者:

有与ACE抑制剂治疗无关的血管性水肿病史的患者在接受ACE抑制剂时可能会增加血管性水肿的风险(另见禁忌症)。

脱敏过程中的类过敏反应:

两名在接受ACE抑制剂的同时接受膜翅目毒液脱敏治疗的患者持续危及生命的类过敏反应。在同一患者中,当暂时禁用ACE抑制剂时可避免这些反应,但在无意间攻击后会再次出现。

膜暴露期间的类过敏反应:

已经报道了用高通量膜透析并同时使用ACE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发生类过敏反应。在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单采与硫酸葡聚糖吸收的患者中也有过敏样反应的报道。

肝衰竭:

很少有ACE抑制剂与以胆汁淤积性黄疸开始并发展为暴发性肝坏死和(有时)死亡的综合征相关。该综合征的机制尚不清楚。接受ACE抑制剂而出现黄疸或肝酶显着升高的患者应停用ACE抑制剂并接受适当的医学随访。

低血压:

Quinaretic可能导致症状性低血压,可能不会比任何一种单一疗法更频繁。在临床试验期间,有1,571名接受Quinaretic治疗的患者中有1.2%报道了这一点。像其他ACE抑制剂一样,喹那普利在单纯性高血压患者中很少与低血压相关。

有症状的低血压有时与少尿和/或进行性氮质血症有关,很少发生急性肾衰竭和/或死亡,包括以下情况或特征的患者:心力衰竭,低钠血症,高剂量利尿剂治疗,近期密集利尿或利尿剂剂量增加,肾脏透析或任何病因的严重体积和/或盐分耗尽。在开始使用Quinaretic治疗之前,应纠正体积和/或盐分消耗。

在与其他降压药同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应谨慎使用Quinaretic。 Quinaretic的噻嗪类成分可能会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尤其是神经节或周围肾上腺素阻断药。交感神经切除术后患者中噻嗪类成分的抗高血压作用也可能得到增强。

对于有过度低血压风险的患者,应在密切的医疗监督下开始使用Quinaretic治疗。在治疗的前两周以及每当奎尼普利或利尿剂的剂量增加时,应密切随访这些患者。类似的考虑可能适用于患有缺血性心脏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血压过度下降可能会导致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如果发生过度的低血压,应将患者仰卧,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血压和容量恢复后,通常可以继续进行Quinaretic治疗。如果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可能需要降低剂量或停止使用Quinaretic。

肾功能受损:

患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Quinaretic。噻嗪类药物可能会在此类患者中诱发氮质血症,重复给药的效果可能会累积。

当喹那普利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时,易感人群的肾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肾功能可能取决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奎那普利)的治疗可能与少尿和/或进行性氮质血症有关,(很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或死亡。

在针对患有单侧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中,ACEI抑制剂的治疗与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升高有关。停用ACE抑制剂,同时使用利尿剂或同时停用这两种药物后,这些增加是可逆的。当这类患者接受Quinaretic治疗时,应在治疗的最初几周内监测肾功能。

一些接受奎那普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的既往存在的肾血管疾病,血液中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的升高,通常是轻微和短暂的,尤其是奎尼普利与利尿剂同时使用时。既往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减少Quinaretic的剂量。对高血压患者的评估还应包括对肾功能的评估(参见剂量和用法)。

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

已显示另一种ACE抑制剂卡托普利在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中很少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和骨髓抑制,但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更常见,特别是如果他们还患有胶原蛋白血管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硬皮病。在奎那普利治疗期间,确实有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在先前卡托普利治疗期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史的患者中。奎那普利临床试验的可用数据不足以表明,在对其他ACE抑制剂没有事先反应的患者中,奎那普利不会以相似的速率引起粒细胞缺乏症。与其他ACE抑制剂一样,应考虑定期监测患有胶原蛋白血管疾病和/或肾脏疾病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

胎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向孕妇服用时,ACEI抑制剂可导致胎儿和新生儿发病及死亡。世界文献中已经报道了数十起病例。当发现怀孕时,应尽快停用Quinaretic。

妊娠中期和中期使用ACE抑制剂与胎儿和新生儿损伤有关,包括低血压,新生儿颅骨发育不全,无尿,可逆性或不可逆性肾衰竭和死亡。羊水过少也有报道,可能是由于胎儿肾功能下降引起的。羊水过少与胎儿肢体挛缩,颅面变形和肺发育不良有关。早产,子宫内发育迟缓和动脉导管未闭也有报道,尽管尚不清楚这些事件是否是由于ACE抑制剂暴露引起的。

这些不良作用似乎不是由于宫内ACE抑制剂暴露所致,而宫内ACE抑制剂仅限于孕早期。应当仅告知其胚胎和胎儿仅在妊娠前三个月才暴露于ACE抑制剂的母亲。

但是,当患者怀孕时,医生应尽一切努力尽快停止使用奎纳普利。

很少(可能少于每千次怀孕一次),找不到替代的ACE抑制剂。在这些罕见的情况下,应告知母亲其胎儿的潜在危害,并应进行连续超声检查以评估羊膜内环境。

如果发现羊水过少,除非认为该药可挽救母亲的生命,否则应停用奎那普利。根据怀孕的一周,可以进行收缩压力测试(CST),非压力测试(NST)或生物物理轮廓(BPP)。但是,患者和医生应该意识到,羊水过少可能要等到胎儿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之后才会出现。

子宫内暴露于ACE抑制剂史的婴儿应密切观察其低血压,少尿和高钾血症。如果发生少尿,应注意支持血压和肾灌注。可能需要交换输血或腹膜透析,作为逆转低血压和/或替代功能紊乱的肾功能的手段。用这些方法并不能明显加速从新生儿循环中清除穿过胎盘的奎纳普利。

宫内暴露于噻嗪类利尿剂与胎儿或新生儿黄疸,血小板减少症以及成人中可能发生的其他不良反应有关。

在怀孕大鼠和兔子的研究中未观察到奎尼普利的致畸作用。以mg / kg为基础,所用剂量最高为建议最大人类剂量的180倍(在大鼠中)和一倍(在兔子中)。在怀孕的大鼠和兔子的研究中未观察到喹诺瑞克的致畸作用。以mg / kg(喹那普利/氢氯噻嗪)为基准,所用剂量最高为建议最大人类剂量的188/94倍(在大鼠中)和0.6 / 0.3倍(在兔中)。

肝功能受损:

肝功能受损或进行性肝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Quinaretic,因为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的微小改变可能会引起肝昏迷。同样,由于奎纳普利向奎那普利拉的代谢通常取决于肝酯酶,因此肝功能受损的患者血浆奎那普利的血浆水平会显着升高。尚未对肝功能受损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正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

据报道,噻嗪类利尿剂可导致全身性红斑狼疮恶化或活化。

预防措施

一般

血清电解质的排列:

在临床试验中,约2%的奎尼普利患者发生高钾血症(血清钾≥5.8mmol / L)。在大多数情况下,升高的血清钾水平是孤立的值,尽管继续治疗仍可解决。少于0.1%的患者因高钾血症而中断治疗。高钾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肾功能不全,糖尿病以及与同时使用保钾利尿剂,钾补充剂和/或含钾盐替代品。

噻嗪类利尿剂的治疗与低血钾,低钠血症和低氯性碱中毒有关。这些障碍有时表现为口干,口渴,虚弱,嗜睡,嗜睡,烦躁不安,肌肉疼痛或抽筋,肌肉疲劳,低血压,少尿,心动过速,恶心和呕吐中的一种或多种。低钾血症还可以使心脏对洋地黄的毒性作用敏感或夸大。低钾血症的风险在肝硬化患者,利尿快的患者,口服电解质摄入不足的患者以及接受糖皮质激素或ACTH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最大。

奎那普利和氢氯噻嗪对血清钾的相反作用在许多患者中将彼此大致平衡,因此对血清钾没有净作用。在其他患者中,一种或另一种作用可能是显性的。应当以适当的时间间隔进行初始和定期测定血清电解质以检测可能的电解质失衡。

噻嗪类疗法继发的氯化物缺乏症通常是轻度的,仅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肝脏疾病或肾脏疾病中)需要特殊治疗。炎热天气下水肿患者可能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适当的治疗方法是用水限制而不是撒盐,除非在少数情况下低钠血症危及生命。在实际的盐消耗中,适当的替代疗法是选择的治疗方法。

噻嗪可减少钙排泄。在少数接受噻嗪类药物长期治疗的患者中,已观察到甲状旁腺的病理改变,伴有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还没有发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更严重的并发症(肾结石,骨吸收和消化性溃疡)。

噻嗪类药物会增加尿中镁的排泄量,并可能导致低镁血症。

其他代谢紊乱:噻嗪类利尿剂往往会降低葡萄糖耐量,并升高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酸酯和尿酸水平。这些影响通常很小,但易感患者可能会诱发坦率的痛风或明显的糖尿病。

咳嗽:据推测由于抑制内源性缓激肽的降解,所有ACE抑制剂均出现持续性非生产性咳嗽,在治疗中断后得以缓解。在咳嗽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ACE抑制剂引起的咳嗽。

手术/麻醉:在接受手术或麻醉的患者中,产生低血压的药物,奎那普利会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形成,否则可能会在代偿性肾素释放后发生。由于这种机制而引起的低血压可以通过体积扩张得到纠正。

给患者的信息

血管性水肿:使用ACE抑制剂治疗可发生血管性水肿,包括喉头水肿,尤其是在首次给药后。应告知接受Quinaretic的患者立即报告任何提示血管性水肿的迹象或症状(面部,眼睛,嘴唇或舌头肿胀或呼吸困难),并且在与处方医生协商之前不要再服用药物。

怀孕:应告知育龄女性患者孕中期和孕晚期接触ACE抑制剂的后果,还应告知她们这些后果似乎并非因宫内ACE抑制剂暴露受限所致到头三个月应要求这些患者尽快向医生报告怀孕情况。

有症状的低血压:应提醒接受Quinaretic的患者,特别是在治疗的头几天,可能会出现头晕,并应向处方医生报告。应该告诉患者,如果发生晕厥,应停止使用Quinaretic,直到咨询医生为止。

应警告所有患者,由于体液量减少,体液摄入不足,出汗过多,腹泻或呕吐会导致血压过度下降,并伴有头晕和晕厥的同样后果。

计划进行大手术和/或全身麻醉或脊柱麻醉的患者应告知其医师,他们正在服用ACE抑制剂。

高钾血症:应告知接受Quinaretic的患者,请勿在未咨询处方医生的情况下使用钾补充剂或含钾盐替代品。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告知患者迅速报告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迹象的任何感染迹象(例如,喉咙痛,发烧)。

注意:与许多其他药物一样,向接受奎纳普利治疗的患者提供某些建议是必要的。该信息旨在帮助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这不是所有可能的不利影响或预期影响的披露。

实验室测试

Quinaretic的氢氯噻嗪成分可降低血清PBI水平而无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迹象。

在进行甲状旁腺功能检查之前,应中断使用Quinaretic的治疗几天。

药物相互作用

补钾剂和省钾利尿剂:如上所述(“血清电解质紊乱”),Quinaretic的净作用可能是提高患者的血钾,降低血钾或保持其不变。保钾利尿剂(螺内酯,阿米洛利,氨苯蝶啶等)或钾补充剂可增加高钾血症的风险。如果指示同时使用此类药物,应谨慎使用,并应经常监测患者的血清钾。

锂:据报道在锂治疗期间接受ACE抑制剂的患者血清锂水平升高,并出现锂中毒症状。由于噻嗪类药物会降低锂的肾脏清除率,因此,如在Quinaretic治疗中一样,将噻嗪类利尿剂与ACE抑制剂并用,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锂中毒的风险。喹诺酮类药物和锂应同时服用,建议经常监测血清锂水平。

四环素和其他与镁相互作用的药物:四环素与奎尼普利同时给药可将四环素的吸收降低约28%至37%,这可能是由于奎尼普利片中镁含量较高。如果共同处方奎纳普利和四环素或其他与镁相互作用的药物,则应考虑这种相互作用。

其他代理:

奎那普利与其他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表明:

  • 普萘洛尔或西咪替丁的多剂量治疗对单剂量奎纳普利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

  • 每天两次奎尼普利共同给药不会明显改变单剂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 奎那普利治疗不影响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

  • 当单剂奎纳普利和氢氯噻嗪同时给药时,未观察到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当同时给药时,以下药物可能与噻嗪类利尿剂相互作用:

  • 直立性低血压的酒精,巴比妥类药物或麻醉药可能会发生。

  • 可能需要调整抗糖尿病药(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剂量。

  • 在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存在下,氢氯噻嗪的胆甾醇胺和Colestipol树脂吸收能力降低。单剂量的胆甾胺或胆甾醇树脂结合氢氯噻嗪,并减少其从胃肠道的吸收,分别最多达85%和43%。

  • Corticosteroids, ACTH-intensified electrolyte depletion, particularly hypokalemia.

  • Pressor Amines (eg, norepinephrine)-possible decreased response to pressor amines, but not sufficient to preclude their therapeutic use.

  • Skeletal Muscle Relaxants, Nondepolarizing (eg, tubocurarine)-possible increased responsiveness to the muscle relaxant.

  •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the diuretic, natriuretic, and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of thiazide diuretics may be reduced by concurrent administration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致癌,诱变,生育力受损

Carcinogenicity, mutagenicity, and fertility studies have not been conducted in animals with Quinaretic.

Quinapril hydrochloride was not carcinogenic in mice or rats when given in doses up to 75 or 100 mg/kg/day (50 or 60 times the maximum human daily dose, respectively, on a mg/kg basis and 3.8 or 10 times the maximum human daily dose on a mg/m 2 basis) for 104 weeks. Female rats given the highest dose level had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mesenteric lymph node hemangiomas and skin/subcutaneous lipomas. Neither quinapril nor quinaprilat were mutagenic in the Ames bacterial assay with or without metabolic activation. Quinapril was also negative in the following genetic toxicology studies: in vitro mammalian cell point mutation,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in cultured mammalian cells, micronucleus test with mice, in vitro chromosome aberration with V79 cultured lung cells, and in an in vivo cytogenetic study with rat bone marrow. There were no adverse effects on fertility or reproduction in rats at doses up to 100 mg/kg/day (60 and 10 times the maximum daily human dose when based on mg/kg and mg/m 2 , respectively).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rats and mice received hydrochlorothiazide in their feed for 2 years, at doses up to 600 mg/kg/day in mice and up to 100 mg/kg/day in rats. These studies uncovered no evidence of a carcinogenic potential of hydrochlorothiazide in rats or female mice, but there was "equivocal" evidence of hepatocarcinogenicity in male mice. Hydrochlorothiazide was not genotoxic in in vitro assays using strains TA 98, TA 100, TA 1535, TA 1537, and TA 1538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the Ames test); in the Chinese hamster ovary (CHO) test for chromosomal aberrations; or in vivo assays using mouse germinal cell chromosomes, Chinese hamster bone marrow chromosomes, and the Drosophila sex-linked recessive lethal trait gene. Positive test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the in vitro CHO 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 (clastogenicity) test and in the mouse lymphoma cell (mutagenicity) assays, using concentrations of hydrochlorothiazide of 43 to 1300 μg/mL. Positive test results were also obtained in the Aspergillus nidulans nondisjunction assay, using an unspecified concentration of hydrochlorothiazide.

Hydrochlorothiazide had no adverse effects on the fertility of mice and rats of either sex in studies wherein these species were exposed, via their diets, to doses of up to 100 and 4 mg/kg/day, respectively, prior to mating and throughout gestation.

怀孕

Pregnancy Categories C (first trimester) and D (second and third trimesters): See WARNINGS: Fetal/Neo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护理母亲

Because quinapril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are secreted in human milk, caution should be exercised when Quinaretic is administered to a nursing woman.

Because of the potential for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in nursing infants from hydrochlorothiazide and the unknown effects of quinapril in infants, a decision should be made whether to discontinue nursing or to discontinue Quinaretic,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mportance of the drug to the mother.

老人用

Clinical studies of quinapril HCl/hydrochlorothiazide did not include sufficient numbers of subjects aged 65 and ove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y respond differently from younger subjects.其他报告的临床经验尚未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在反应方面的差异。一般而言,老年患者的剂量选择应谨慎,通常从给药范围的低端开始,这反映出肝,肾或心脏功能下降以及伴随疾病或其他药物治疗的频率更高。

儿科用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Quinaretic in children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

不良反应

Quinaretic has been evaluated for safety in 1571 patients in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studies. Of these, 498 were given quinapril plus hydrochlorothiazide for at least 1 year, with 153 patients extending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over 2 years. In clinical trials with Quinaretic, no adverse experience specific to the combination has been observed. Adverse experiences that have occurred have been limited to those that have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with quinapril or hydrochlorothiazide.

Adverse experiences were usually mild and transient, and there wa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side effects and age, sex, race, or duration of therapy. Discontinuation of therapy because of adverse effects was required in 2.1% in patients in controlled studies. The most common reasons for discontinuation of therapy with Quinaretic were cough (1.0%; see PRECAUTIONS) and headache (0.7%).

Adverse experiences probably or possibly related to therapy or of unknown relationship to therapy occurring in 1% or more of the 943 patients treated with quinapril plus hydrochlorothiazide in controlled trials are shown below.

Percent of Patients in Controlled Trials
Quinapril/HCTZ
N=943
安慰剂
N = 100
头痛6.7 30.0
头晕4.8 4.0
咳嗽3.2 2.0
疲劳2.9 3.0
肌痛2.4 5.0
病毒感染1.9 4.0
鼻炎2.0 3.0
恶心和/或呕吐1.8 6.0
腹痛1.7 4.0
背疼1.5 2.0
腹泻1.4 1.0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1.3 4.0
失眠1.2 2.0
嗜睡1.2 0.0
支气管炎1.2 1.0
消化不良1.2 2.0
虚弱1.1 1.0
咽炎1.1 2.0
血管舒张1.0 1.0
眩晕1.0 2.0
胸痛1.0 2.0

Clinical adverse experiences probably, possibly, or definitely related or of uncertain relationship to therapy occurring in ≥0.5% to <1.0% (except as noted) of the patients treated with quinapril/HCTZ in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trials (N=1571) and less frequent, clinically significant events seen in clinical trials or postmarketing experience (the rarer events are in italics) include (listed by body system):

BODY AS A WHOLE: Asthenia, Malaise
CARDIOVASCULAR: Palpitation, Tachycardia, Heart Failure, Hyperkalemia, Myocardial Infarction,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Hypertensive Crisis, Angina Pectoris,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Cardiac Rhythm Disturbance
GASTROINTESTINAL: Mouth or Throat Dry,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 Pancreatitis,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Tests
NERVOUS/PSYCHIATRIC: Nervousness, Vertigo, Paresthesia
RESPIRATORY: Sinusitis, Dyspnea
INTEGUMENTARY: Pruritus, Sweating Increased, Erythema Multiforme , Exfoliative Dermatitis , Photosensitivity Reaction , Alopecia, Pemphigus
UROGENITAL SYSTEM: Acute Renal Failure, Impotence
OTHER: Agranulocytosis, Thrombocytopenia, Arthralgia
Angioedema: Angioedema, has been reported in 0.1% of patients receiving quinapril (0.1%) (see WARNINGS).
Fetal/Neo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See WARNING : Fetal/Neonat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上市后经验

The following serious nonfatal adverse events, regardless of their relationship to quinapril and HCTZ combination tablets, have been reported during extensive postmarketing experience:

BODY AS A WHOLE: Shock, accidental injury, neoplasm, cellulites, ascites, generalized edema, hernia and anaphylactoid reaction.

CARDIOVASCULAR SYSTEM: Bradycardia, cor pulmonale, vasculitis, and deep thrombosis.

DIGESTIVE SYSTEM: Gastrointestinal carcinoma, cholestatic jaundice, hepatitis, esophagitis, vomiting, and diarrhea.

HEMIC SYSTEM: Anemia.

METABOLIC AND NUTRITIONAL DISORDERS: Weight loss.

MUSCULOSKELETAL SYSTEM: Myopathy, myositis, and arthritis.

NERVOUS SYSTEM: Paralysis, hemiplegia, speech disorder, abnormal gait, meningism, and amnesia.

RESPIRATORY SYSTEM: Pneumonia, asthma, respiratory infiltration, and lung disorder.

SKIN AND APPENDAGES: Urticaria, macropapular rash, and petechiases.

SPECIAL SENSES: Abnormal vision.

UROGENITAL SYSTEM: Kidney function abnormal, albuminuria, pyuria, hematuria, and nephrosis.

Quinapril monotherapy has been evaluated for safety in 4960 patients. In clinical trials adverse events which occurred with quinapril were also seen with Quinaretic. In addition, the following were reported for quinapril at an incidence >0.5%: depression, back pain, constipation, syncope, and amblyopia.

Hydrochlorothiazide has been extensively prescribed for many years, but there has not been enough systematic collection of data to support an estimate of the frequency of the observed adverse reactions. Within organ-system groups, the reported reactions are listed here in decreasing order of severity, without regard to frequency.

BODY AS A WHOLE:弱点。
CARDIOVASCULAR: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may be potentiated by alcohol, barbiturates, or narcotics).
DIGESTIVE: Pancreatitis, jaundice (intrahepatic cholestatic), sialadenitis, vomiting, diarrhea, cramping, nausea, gastric irritation, constipation, and anorexia.
NEUROLOGIC: Vertigo, lightheadedness, transient blurred vision, headache, paresthesia, xanthopsia, weakness, and restlessness.
MUSCULOSKELETAL:肌肉痉挛。
HEMATOLOGIC: Aplastic anemia, agranulocytosis, leukopenia, thrombocytopenia, and hemolytic anemia.
RENAL: Renal failure, renal dysfunction, interstitial nephritis (see WARNINGS).
METABOLIC: Hyperglycemia, glycosuria, and hyperuricemia.
HYPERSENSITIVITY: Necrotizing angiitis, Stevens-Johnson syndrome, respiratory distress (including pneumonitis and pulmonary edema), purpura, urticaria, rash, and photosensitivity.

临床实验室测试结果

Serum Electrolytes: See PRECAUTIONS.

Creatinine, Blood Urea Nitrogen: Increases (>1.25 times the upper limit of normal) in serum creatinine and blood urea nitrogen were observed in 3% and 4%, respectively,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Quinaretic. Most increases were minor and reversible, which can occur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but most frequently in patients with renal artery stenosis (see PRECAUTIONS).

PBI and Tests of Parathyroid Function: See PRECAUTIONS.

Hematology: See WARNINGS.

Other (causal relationships unknown): Other clinically important changes in standard laboratory tests were rarely associated with Quinaretic administration. Elevations in uric acid, glucose, magnesium,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and calcium (see PRECAUTIONS) have been reported.

过量

No specific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treatment of overdosage with Quinaretic or quinapril monotherapy; treatment should be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herapy with Quinaretic should be discontinued, and the patient should be observed. Dehydration, electrolyte imbalance, and hypotension should be treated by established procedures.

The oral median lethal dose of quinapril/hydrochlorothiazide in combination ranges from 1063/664 to 4640/2896 mg/kg in mice and rats. Doses of 1440 to 4280 mg/kg of quinapril cause significant lethality in mice and rats. In single-dose studies of hydrochlorothiazide, most rats survived doses up to 2.75 g/kg.

Data from human overdoses of ACE inhibitors are scanty; the most likely manifestation of human quinapril overdosage is hypotension. In human hydrochlorothiazide overdose, the most common signs and symptoms observed have been those of dehydration and electrolyte depletion (hypokalemia, hypochloremia, hyponatremia). If digitalis has also been administered, hypokalemia may accentuate cardiac arrhythmias.

Laboratory determinations of serum levels of quinapril and its metabolites are not widely available, and such determinations have, in any event, no established role in the management of quinapril overdose.

No data are available to suggest physiological maneuvers (eg, maneuvers to change the pH of the urine) that might accelerate elimination of quinapril and its metabolites. Hemodialysis and peritoneal dialysis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elimination of quinapril and quinaprilat.

Angiotensin II could presumably serve as a specific antagonist-antidote in the setting of quinapril overdose, but angiotensin II is essentially unavailable outside of scattered research facilities. Because the hypotensive effect of quinapril is achieved through vasodilation and effective hypovolemia, it is reasonable to treat quinapril overdose by infusion of normal saline solution.

Quinaretic Dosage and Administration

As individual monotherapy, quinapril i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in once-daily doses of 10 to 80 mg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is effective in doses of 12.5 to 50 mg. In clinical trials of quinapril hydrochloride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combination therapy using quinapril doses of 2.5 to 40 mg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doses of 6.25 to 25 mg, th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ose of either component.

The side effects (see WARNINGS) of quinapril are generally rare and apparently independent of dose; those of hydrochlorothiazide are a mixture of dose-dependent phenomena (primarily hypokalemia) and dose-independent phenomena (eg, pancreatitis), the former much more common than the latter. Therapy with any combination of quinapril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will be associated with both sets of dose-independent side effects, but regimens that combine low doses of hydrochlorothiazide with quinapril produce minimal effects on serum potassium. In clinical trials of Quinaretic, the average change in serum potassium was near zero in subjects who received HCTZ 6.25 mg in the combination, and the average subject who received 10 to 40/12.5 to 25 mg experienced a milder reduction in serum potassium than that experienced by the average subject receiving the same dose of hydrochlorothiazide monotherapy.

To minimize dose-independent side effects, it is usually appropriate to begin combination therapy only after a patient has failed to achieve the desired effect with monotherapy.

Therapy Guided by Clinical Effect

Patients whose blood pressures are not 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quinapril monotherapy may instead be given Quinaretic 10/12.5 or 20/12.5. Further increases of either or both components could depend on clinical response. The hydrochlorothiazide dose should generally not be increased until 2 to 3 weeks have elapsed. Patients whose blood pressures are adequately controlled with 25 mg of daily hydrochlorothiazide, but who experience significant potassium loss with this regimen, may achiev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with less electrolyte disturbance if they are switched to Quinaretic 10/12.5 or 20/12.5.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convenience, patients who are adequately treated with 20 mg of quinapril and 25 mg of hydrochlorothiazide and experience no significant electrolyte disturbances may instead wish to receive Quinaretic 20/25.

用于肾功能不全

Regimens of therapy with Quinaretic need not take account of renal function as long as the patient's creatinine clearance is >30 mL/min/1.73 m 2 (serum creatinine roughly ≤3 mg/dL or 265 μmol/L). In patients with more severe renal impairment, loop diuretics are preferred to thiazides. Therefore, Quinaretic is not recommended for use in these patients.

How is Quinaretic Supplied

Quinaretic (quinapril hydrochloride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 10 mg/12.5 mg: Peach colored, oval film coated tablets debossed “A238” on bisected side of the tablet. Available in bottles of 30's, 90's, 100's and 500's.

Quinaretic (quinapril hydrochloride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 20 mg/12.5 mg: Peach colored, triangular film coated tablets debossed “A239” on bisected side of the tablet. Available in bottles of 30's, 90's, 100's and 500's.

Quinaretic (quinapril hydrochloride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s 20 mg/25 mg: Peach colored, round film coated tablets debossed “A240” on one side of the tablet. Available in bottles of 30's, 90's, 100's and 500's.

Dispense in tight containers as defined in the USP.

Store at Controlled Room Temperature 20-25°C (68-77°F) [see USP].


Manufactured by: Actavis Totowa LLC
990 Riverview Drive, Totowa, NJ 07512 USA

8263-07
06/06

Quinaretic
quinapril hydrochloride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tablet
产品信息
产品类别人体处方药标签物品代码(来源) NDC:52152-238
行政途径口服DEA时间表
活性成分/活性部分
成分名称实力基础强度
quinapril hydrochloride (quinapril)奎那普利10毫克
hydrochlorothiazide (hydrochlorothiazide)氢氯噻嗪12.5 mg

注意:本文档包含有关氢氯噻嗪/奎尼普利的副作用信息。此页面上列出的某些剂型可能不适用于品牌名称Quinaretic。

对于消费者

适用于氢氯噻嗪/奎那普利:口服片剂

警告

口服途径(平板电脑)

一旦发现怀孕,应尽快停止使用盐酸奎纳普利/氢氯噻嗪的治疗。直接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可能导致发育中的胎儿受伤甚至死亡。

需要立即就医的副作用

氢氯噻嗪/奎尼普利及其所需的作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作用。尽管并非所有这些副作用都可能发生,但如果确实发生了,则可能需要医疗护理。

服用氢氯噻嗪/奎尼普利时,如果有下列任何副作用,请立即咨询医生

不常见

  • 咳嗽产生粘液
  • 腹泻
  • 呼吸困难
  • 胸闷

罕见

  • 皮肤起泡,脱皮,松弛
  • 模糊的视野
  • 混乱
  • 排尿减少
  • 从躺着或坐着的姿势突然起床时头晕,晕眩或头晕
  • 口干
  • 心率增加
  • 增加皮肤对阳光的敏感性
  • 心律不齐
  • 肌肉痉挛或疼痛
  • 手或脚麻木,刺痛,疼痛或无力
  • 快速呼吸
  • 癫痫发作
  • 凹陷的眼睛
  • 出汗
  • 口渴
  • 发抖
  • 异常疲倦或虚弱
  • 腿的无力和沉重
  • 皱纹的皮肤

发病率未知

  • 休克
  • 言语问题
  • 手,脚踝或脚肿胀
  • 异常出血或瘀伤

不需要立即就医的副作用

氢氯噻嗪/奎那普利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通常不需要医疗。随着身体对药物的适应,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在治疗期间消失。另外,您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可能会告诉您一些预防或减少这些副作用的方法。

请咨询您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是否持续存在以下不良反应或令人讨厌,或者是否对这些副作用有任何疑问:

比较普遍;普遍上

  • 头痛

不常见

  • 背疼
  • 咳嗽
  • 力量不足或丧失
  • 嗜睡或异常嗜睡
  • 睡眠困难

罕见

  • 改变视野
  • 便秘
  • 灰心
  • 感到悲伤或空虚
  • 普遍感到不适或生病
  • 视力受损
  • 易怒
  • 食欲不振
  • 失去兴趣或愉悦
  • 麻烦集中

对于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适用于氢氯噻嗪/奎那普利:口服片剂

呼吸道

常见(1%至10%):干咳,鼻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咽炎

罕见(0.1%至1%):

罕见(少于0.1%):肺炎,哮喘,呼吸道浸润,肺部疾病,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未报告频率:皮疹,急性肺水肿,间质性膀胱炎[参考]

肾的

肾动脉狭窄的患者通过传出的小动脉血管收缩来维持肾小球滤过率(GFR),奎那普利可阻止这一收缩。

尽管奎那普利可能与血清肌酐和BUN升高有关,但已证明GFR在大多数患者中保持不变或有所改善。

HCTZ已用于治疗尿崩症性肾病。然而,已经报道了据信该药物引起这种情况的情况。 [参考]

未报告的频率:新的或恶化的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在既往存在肾功能不全或依赖血管紧张素的患者(例如CHF患者)中)

奎那普利:

未报告频率:急性肾衰竭,新发蛋白尿

氢氯噻嗪:

罕见(小于0.1%):间质性肾炎[参考]

心血管的

低血压最可能发生在钠和血管内容量不足的患者中。 [参考]

常见(1%至10%):血管舒张,眩晕,胸痛

罕见(0.1%至1%):心pit,心动过速

罕见(小于0.1%):心力衰竭,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危象,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

频率未报道:氢氯噻嗪诱发的低钾血症可使某些患者易患各种心律失常,例如心室性勃起和完全性AV阻滞

售后报告:心动过缓,肺心病,血管炎,深部血栓形成[参考]

过敏症

肠道血管性水肿患者通常会出现腹痛(有或没有恶心或呕吐),在某些情况下,既无面部血管性水肿病史,C-1酯酶水平也正常。停止使用ACE抑制剂后,这些症状会缓解。

到1991年为止,大约有34例已知的噻嗪类诱导的肺水肿病例,包括52次肺水肿发作(根据1996年的综述)。在某些情况下,小至12.5 mg的剂量与肺水肿的发生有关。发生这种不良反应的平均时间为44分钟,女性的相对风险为9:1,平均年龄为56岁。死亡率为6%。一些专家认为这种副作用被严重低估了。 [参考]

奎那普利:

罕见(少于0.1%):面部,四肢,嘴唇,舌头,声门和/或咽部血管性水肿,肠血管性水肿

氢氯噻嗪:

罕见(0.1%至1%):皮疹,过敏反应[Ref]

神经系统

常见(1%至10%):头痛,头晕,疲劳,失眠,嗜​​睡,乏力

上市后报告:言语障碍,脑膜炎,健忘症[参考]

新陈代谢

奎那普利:

罕见(少于0.1%):面部,四肢,嘴唇,舌头,声门和/或咽部血管性水肿,肠血管性水肿

氢氯噻嗪:

未报告频率:代谢性碱中毒,低钠血症,低镁血症,高钙血症,高血糖症,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血清胆固醇升高[参考]

HCTZ可使总血清胆固醇增加11%,LDL脂蛋白胆固醇增加12%,VLDL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50%,并减少胰岛素分泌。糖尿病或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谨慎使用。

高尿酸血症可能是痛风病患者的重要考虑因素。低磷血症和低血清镁浓度也可能发生,但除了营养不良的患者外,通常在临床上无意义。 [参考]

血液学

奎那普利:

罕见(少于0.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抑制

氢氯噻嗪:

非常罕见(少于0.01%):免疫性复杂的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参考]

胃肠道

噻嗪利尿剂可能会增加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导致胆固醇胆结石形成的风险增加。 1960年代曾报告与噻嗪类摄入有关的肠狭窄的报告(尽管这些报告中的患者使用的是HCTZ-钾盐组合产品)。 [参考]

常见(1%至10%):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罕见(0.1%至1%):口干,胃肠道出血

氢氯噻嗪:

罕见(少于0.1%):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参考]

皮肤科

氢氯噻嗪:

稀有(小于0.1%):具有临床和实验室特征的独特实体,与亚急性皮肤性红斑狼疮,瘙痒症,出汗增多,红斑,脱发,天疱疮没有区别

未报告的频率:环形红斑,急性湿疹性皮炎,丝状或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光毒性皮炎

上市后报告:荨麻疹,斑丘疹,瘀斑[参考]

内分泌

一项对34名接受口服噻嗪类利尿剂治疗14年且未中断的患者的前瞻性研究显示,治疗后平均空腹血糖水平增加。 10名患者停用噻嗪类药物7个月后,空腹血糖平均降低了10%,2小时葡萄糖耐量测试值平均降低了25%。没有报告对照组。 [参考]

氢氯噻嗪:

频率未报告:葡萄糖耐受不良以及对脂质谱的潜在有害影响(这在某些患有糖尿病或冠心病或有患糖尿病风险的患者中可能很重要) [参考]

肌肉骨骼

罕见(少于0.1%):肌痛,发冷,肌病,肌炎,肌肉痉挛,背痛,关节炎

上市后报告:瘫痪,偏瘫,步态异常[参考]

泌尿生殖

罕见(少于0.1%):男性患者阳Imp,间质性膀胱炎[参考]

眼科

氢氯噻嗪:

罕见(小于0.1%):急性短暂性近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参考]

肝的

氢氯噻嗪:

未报告频率:间质性肾炎[参考]

参考文献

1. Cerner Multum,Inc.“英国产品特性摘要”。 00

2. Romero R,Castellote E,Ocon J,Wagner B“对喹诺普利,氢氯噻嗪及其组合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的多中心对照研究。”心血管药理学杂志26(1995):114-8

3. Lenz T,Schulte KL,Wagner B,Lilienthal J,Gotzen R“奎那普利,氢氯噻嗪及其在中度至重度高血压患者中的组合。” Eur Heart J 15(1994):940-6

4.“产品信息。盐酸(氢氯噻嗪-奎尼普利)”,帕克戴维斯,新泽西州莫里斯平原。

某些副作用可能没有报道。您可以将其报告给FDA。

用于肾功能不全

只要患者的肌酐清除率> 30 mL / min / 1.73 m 2 (血清肌酐约为≤3mg / dL或265μmol/ L),QUINARETIC的治疗方案就无需考虑肾功能。对于患有更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loop尿利尿剂优于噻嗪类。因此,不建议将QUINARETIC用于这些患者。

盒装警告

怀孕使用

当在妊娠中期和中期使用ACE抑制剂时,ACE抑制剂可能对发育中的胎儿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当发现怀孕时,应尽快停用Quinaretic。请参阅警告:胎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Quinaretic说明

Quinaretic是一种固定组合片剂,结合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盐酸喹那普利和噻嗪利尿剂氢氯噻嗪。

盐酸奎纳普利的化学描述为[3S- [2 [R *(R *)],3R *]]-2- [2-[[1-(乙氧基羰基)-3-苯基丙基]氨基] -1-氧丙基]- 1,2,3,4-四氢-3-异喹啉羧酸,一盐酸盐。其经验式为C 25 H 30 N 2 O 5 .HCl,结构式为:

分子量= 474.98

盐酸奎纳普利为白色至类白色无定形粉末,可自由溶于水性溶剂。

氢氯噻嗪的化学描述为:6-氯-3,4-二氢-2H-1,2,4-苯并噻二嗪-7-磺酰胺1,1-二氧化物。它的经验公式为C 7 H 8 ClN 3 O 4 S 2 ,其结构式为:

分子量= 297.72

氢氯噻嗪是白色至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但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Quinaretic可以口服固定片剂,包括三种浓度的quinapril和氢氯噻嗪:10 mg和12.5 mg(Quinaretic 10 / 12.5),20 mg和12.5 mg(Quinaretic 20 / 12.5)和20 mg和25 mg(Quinaretic) 20/25)。

非活性成分:巴西棕榈蜡粉,交聚维酮,FD&C黄色#6铝色淀,卵磷脂,氢氧化镁,硬脂酸镁,微晶纤维素,聚乙烯醇,滑石粉,二氧化钛和黄原胶。

Quinaretic-临床药理学

作用机理:

喹那普利的主要代谢物奎那普利拉是人体和动物体内ACE活性的抑制剂。 ACE是肽基二肽酶,可催化血管紧张素I向血管收缩剂血管紧张素II的转化。奎那普利在高血压中的作用似乎主要是由于循环和组织ACE活性的抑制所致,从而减少了血管紧张素II的形成。喹那普利抑制静脉内施用血管紧张素I引起的血压升高,但对血管紧张素II,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的升压反应没有作用。血管紧张素II还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从而促进肾钠和液体的重吸收。奎尼普利减少的醛固酮分泌可能导致血清钾的少量增加。在对照高血压试验中,仅使用喹那普利治疗可使钾平均增加0.07 mmol / L(请参阅注意事项)。去除血管紧张素II对肾素分泌的负反馈会导致血浆肾素活性(PRA)升高。

虽然认为降压作用的主要机制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但奎那普利即使在低肾素高血压患者中也能发挥降压作用。奎那普利在所有研究的种族中都是有效的降压药,尽管它在黑人(通常是低肾素组)中的疗效要比非黑人低。 ACE与激肽酶II相同,激肽酶II可降解缓激肽(一种有效的肽血管扩张剂)。缓激肽水平在喹那普利的治疗作用中是否起作用尚待阐明。

氢氯噻嗪是噻嗪利尿剂。噻嗪类药物会影响肾小管的电解质重吸收机制,直接增加钠和氯的排泄量,大约相等。间接地,氢氯噻嗪的利尿作用减少了血浆量,从而导致血浆肾素活性增加,醛固酮分泌增加,尿钾流失增加以及血清钾减少。肾素-醛固酮链接是由血管紧张素介导的,因此并用ACE抑制剂可逆转与这些利尿剂有关的钾流失。

噻嗪类药物降压作用的机制尚不清楚。

药代动力学和代谢:

从奎那瑞克片剂中吸收奎纳普利和氢氯噻嗪的速率和程度分别与同时或分开给药的速释单药制剂中奎纳普利和氢氯噻嗪的吸收速率和程度没有差异。

口服奎尼普利(奎那普单药)片剂后,在1小时内观察到血浆奎那普利峰值浓度。根据尿液中奎纳普利及其代谢物的回收率,吸收程度至少为60%。氢氯噻嗪的吸收较慢(1至2.5小时),而吸收更完全(50%至80%)。

与禁食相比,将高脂餐与奎纳瑞克片剂一起服用时,奎纳普利的吸收率降低了14%,而吸收的程度不受影响。将Quinaretic片剂与高脂餐一起服用时,氢氯噻嗪的吸收率降低了12%,而吸收程度没有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可以在不考虑食物的情况下服用Quinaretic。

吸收后,奎纳普利被去酯化为其主要的活性代谢物奎那普利拉(约占口服剂量的38%)和其他次要的非活性代谢物。多次口服奎纳普利后,奎那普利特的有效累积半衰期约为3小时,给药后约2小时观察到血浆奎那普利特的峰值浓度。血浆中循环的奎纳普利或奎那普利拉约有97%与蛋白质结合。氢氯噻嗪不被代谢。它的表观分布体积为3.6至7.8 L / kg,与测得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67.9%一致。该药物还积聚在红血球中,因此全血水平是血浆中测量水平的1.6到1.8倍。

奎那普利用于妊娠大鼠时会发生一些胎盘传代。在大鼠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奎纳普利及其代谢物不会穿过血脑屏障。氢氯噻嗪可自由穿过胎盘,但不能穿过血脑屏障。

奎纳普利特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而被清除,最高可达IV剂量的96%,并且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约为2小时,并且具有较长的终末期,其半衰期为25小时。氢氯噻嗪不经肾脏排泄。当跟踪血浆水平至少24小时后,观察到血浆半衰期在4到15小时之间变化。至少61%的口服剂量在24小时内保持不变。

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奎尼普利特的消除半衰期随着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而增加。血浆喹那普利拉清除率与肌酐清除率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患有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患者中,慢性血液透析或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对奎纳普利和奎那普利拉的消除作用很小。老年患者(≥65岁)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奎那普利拉消除率降低;这种减少归因于肾功能的下降(参见剂量和管理)。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奎那普利的浓度降低,这是由于奎那普利的去酯作用受损。在一项针对肾功能受损(平均肌酐清除率为19 mL / min)的患者的研究中,氢氯噻嗪消除的半衰期延长至21小时。

奎纳普利和奎那普利拉的药代动力学在5到80毫克剂量的单剂量范围和40到160毫克的单剂量范围内是线性的。

药效学和临床作用:

单剂20 mg奎纳普利24小时对血浆ACE的抑制作用超过80%。对血管紧张素I的升压反应的抑制作用寿命更短,以20mg剂量给予约4小时的抑制率为75%,约8小时的抑制为50%,在24小时的抑制率为20%。但是,对于慢性给药,剂量为20至80 mg,可在24小时内显着抑制血管紧张素II水平。

向轻度至重度高血压的患者服用10至80毫克的奎纳普利可将坐姿和站立时的血压降低至大致相同的程度,而对心率的影响则最小。有症状的体位性低血压很少见,尽管它可能发生在盐和/或容量不足的患者中(请参阅警告)。

降压活性在1小时内开始,通常在给药后2至4小时达到最佳效果。在慢性治疗期间,给定剂量的大多数降压作用在1-2周内即可达到。在多剂量研究中,单剂量或分剂量每天10到80毫克可降低整个给药间隔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其波谷效应约为5到11/3到7毫米汞柱。谷效应代表峰值效应的大约50%。

虽然剂量-反应关系相对平坦,但在低谷时40至80 mg的剂量比在10至20 mg时更有效,并且每天两次给药往往比每天一次相同剂量的低谷血压低。总剂量。在长期治疗期间,奎纳普利的降压作用持续存在,没有证据表明有效性下降。

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评估表明,奎尼普利可使血压降低,同时外周血总抵抗力和肾血管抵抗力降低,而心率,心脏指数,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或滤过率几乎没有变化。

每天使用相同剂量的老年患者(≥65岁)和年轻的成年患者,奎纳普利的治疗效果似乎相同,而老年患者的不良事件没有增加。在高血压患者中,喹那普利10至40 mg的疗效与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普萘洛尔和噻嗪类利尿剂相似。

口服氢氯噻嗪后,利尿作用在2小时内开始,在约4小时内达到峰值,并持续约6至12小时。奎那普利与噻嗪类利尿剂一起使用可产生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药剂都更大的降血压作用。在奎纳普利/氢氯噻嗪使用2.5至40 mg奎那普利和6.25至25 mg氢氯噻嗪剂量的临床试验中,抗高血压作用持续至少24小时,并且随着两种成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尽管奎纳普利单一疗法在黑人中的疗效要比非黑人低,但联合疗法的疗效似乎与种族无关。通过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轴,奎纳普利的给药倾向于减少与利尿剂有关的钾流失。在Quinaretic的临床试验中,当2.5至40 mg奎纳普利与6.25 mg氢氯噻嗪联用时,血清钾的平均变化接近于零,而接受10至20 / 12.5至25 mg的平均受试者的血清钾降低较轻比接受相同剂量的氢氯噻嗪单药治疗的普通受试者的经历要高。

Quinaretic的适应症和用法

Quinaretic用于治疗高血压。此固定组合不适用于高血压的初始治疗(请参阅剂量和用法)。

在使用Quinaretic时,应考虑另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事实,尤其是在肾功能不全或胶原血管疾病患者中。现有数据不足以表明奎尼普利没有类似风险(请参阅警告: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

黑人患者的血管性水肿:

据报道,与非黑人相比,接受ACE抑制剂单药治疗的黑人患者血管水肿的发生率更高。还应注意,在对照临床试验中,ACEI抑制剂对黑人患者的血压影响小于非黑人患者。

禁忌症

对奎纳普利或氢氯噻嗪过敏的患者以及有与先前使用ACE抑制剂治疗相关的血管性水肿病史的患者禁用奎那瑞克。

由于存在氢氯噻嗪成分,对无尿或对其他磺酰胺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该产品。

警告事项

过敏反应和可能的相关反应:

据推测,由于血管紧张素转化抑制剂会影响类花生酸和多肽(包括内源性缓激肽)的代谢,因此接受ACE抑制剂(包括奎那普利)的患者可能会遭受多种不良反应,其中一些反应很严重。

头颈部血管性水肿:

ACE抑制剂治疗的患者面部,四肢,嘴唇,舌头,声门和喉头的血管性水肿已有报道,接受喹那普利的患者中有0.1%出现血管性水肿。在两项类似规模的美国上市后奎纳普利试验中,总共纳入了3,000多名黑人患者和19,000多名非黑人患者,据报道,黑人的血管性水肿分别为0.30%和0.55%(分别在研究1和2中),0.39%和0.17%非黑人。与喉头水肿相关的血管性水肿可能是致命的。如果出现喉部喘鸣或面部,舌头或声门血管水肿,应立即停止使用Quinaretic治疗,并按照公认的医疗方法治疗患者,并仔细观察直至肿胀消失。在肿胀仅限于脸部和嘴唇的情况下,这种情况通常无需治疗即可缓解;抗组胺药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如果舌,声门或喉部受累可能导致气道阻塞,应立即进行紧急治疗,包括但不限于皮下肾上腺素溶液1:1000(0.3至0.5 mL) (请参阅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 。

肠血管性水肿:

ACE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有肠道血管性水肿的报道。这些患者出现腹痛(有或没有恶心或呕吐);在某些情况下,没有面部血管性水肿的病史,C-1酯酶水平正常。通过腹部CT扫描或超声检查或在手术中诊断出血管性水肿,并在停用ACE抑制剂后症状得以缓解。在出现腹痛的ACE抑制剂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应包括肠道血管性水肿。

有血管水肿病史的患者:

具有与ACE抑制剂治疗无关的血管性水肿病史的患者在接受ACE抑制剂时可能会增加血管性水肿的风险(另见禁忌症)。

脱敏过程中的类过敏反应:

两名在接受ACE抑制剂的同时接受膜翅目毒液脱敏治疗的患者持续危及生命的类过敏反应。在同一患者中,当暂时禁用ACE抑制剂时可避免这些反应,但在无意间攻击后会再次出现。

膜暴露期间的类过敏反应:

已经报道了用高通量膜透析并同时使用ACE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发生类过敏反应。在进行低密度脂蛋白单采与硫酸葡聚糖吸收的患者中也有过敏样反应的报道。

肝衰竭:

很少有ACE抑制剂与以胆汁淤积性黄疸开始并发展为暴发性肝坏死和(有时)死亡的综合征相关。该综合征的机制尚不清楚。接受ACE抑制剂而出现黄疸或肝酶显着升高的患者应停用ACE抑制剂并接受适当的医学随访。

低血压:

Quinaretic可能导致症状性低血压,可能不会比任何一种单一疗法更频繁。在临床试验期间,有1,571名接受Quinaretic治疗的患者中有1.2%报道了这一点。像其他ACE抑制剂一样,喹那普利在单纯性高血压患者中很少与低血压相关。

有症状的低血压有时与少尿和/或进行性氮质血症有关,很少发生急性肾衰竭和/或死亡,包括以下情况或特征的患者:心力衰竭,低钠血症,高剂量利尿剂治疗,近期密集利尿或利尿剂剂量增加,肾脏透析或任何病因的严重体积和/或盐分耗尽。在开始使用Quinaretic治疗之前,应纠正体积和/或盐分消耗。

在与其他降压药同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应谨慎使用Quinaretic。 Quinaretic的噻嗪类成分可能会增强其他降压药的作用,尤其是神经节或周围肾上腺素阻断药。交感神经切除术后患者中噻嗪类成分的抗高血压作用也可能得到增强。

对于有过度低血压风险的患者,应在密切的医疗监督下开始使用Quinaretic治疗。在治疗的前两周以及每当奎尼普利或利尿剂的剂量增加时,应密切随访这些患者。类似的考虑可能适用于患有缺血性心脏或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在这些患者中,血压过度下降可能会导致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如果发生过度的低血压,应将患者仰卧,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进行治疗。血压和容量恢复后,通常可以继续进行Quinaretic治疗。如果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可能需要降低剂量或停止使用Quinaretic。

肾功能受损:

患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Quinaretic。噻嗪类药物可能会在此类患者中诱发氮质血症,重复给药的效果可能会累积。

当喹那普利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时,易感人群的肾功能可能会发生变化。对于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肾功能可能取决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包括奎那普利)的治疗可能与少尿和/或进行性氮质血症有关,(很少)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或死亡。

在针对患有单侧肾动脉狭窄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中,ACEI抑制剂的治疗与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的升高有关。停用ACE抑制剂,同时使用利尿剂或同时停用这两种药物后,这些增加是可逆的。当这类患者接受Quinaretic治疗时,应在治疗的最初几周内监测肾功能。

一些接受奎那普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没有明显的既往存在的肾血管疾病,血液中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的升高,通常是轻微和短暂的,尤其是奎尼普利与利尿剂同时使用时。既往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这种情况。可能需要减少Quinaretic的剂量。对高血压患者的评估还应包括对肾功能的评估(参见剂量和用法)。

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

已显示另一种ACE抑制剂卡托普利在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中很少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和骨髓抑制,但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更常见,特别是如果他们还患有胶原蛋白血管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硬皮病。在奎那普利治疗期间,确实有粒细胞缺乏症发生在先前卡托普利治疗期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史的患者中。奎那普利临床试验的可用数据不足以表明,在对其他ACE抑制剂没有事先反应的患者中,奎那普利不会以相似的速率引起粒细胞缺乏症。与其他ACE抑制剂一样,应考虑定期监测患有胶原蛋白血管疾病和/或肾脏疾病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

胎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向孕妇服用时,ACEI抑制剂可导致胎儿和新生儿发病及死亡。世界文献中已经报道了数十起病例。当发现怀孕时,应尽快停用Quinaretic。

妊娠中期和中期使用ACE抑制剂与胎儿和新生儿损伤有关,包括低血压,新生儿颅骨发育不全,无尿,可逆性或不可逆性肾衰竭和死亡。羊水过少也有报道,可能是由于胎儿肾功能下降引起的。羊水过少与胎儿肢体挛缩,颅面变形和肺发育不良有关。早产,子宫内发育迟缓和动脉导管未闭也有报道,尽管尚不清楚这些事件是否是由于ACE抑制剂暴露引起的。

这些不良作用似乎不是由于宫内ACE抑制剂暴露所致,而宫内ACE抑制剂仅限于孕早期。应当仅告知其胚胎和胎儿仅在妊娠前三个月才暴露于ACE抑制剂的母亲。

但是,当患者怀孕时,医生应尽一切努力尽快停止使用奎纳普利。

很少(可能少于每千次怀孕一次),找不到替代的ACE抑制剂。在这些罕见的情况下,应告知母亲其胎儿的潜在危害,并应进行连续超声检查以评估羊膜内环境。

如果发现羊水过少,除非认为该药可挽救母亲的生命,否则应停用奎那普利。根据怀孕的一周,可以进行收缩压力测试(CST),非压力测试(NST)或生物物理轮廓(BPP)。但是,患者和医生应该意识到,羊水过少可能要等到胎儿遭受不可逆转的伤害之后才会出现。

子宫内暴露于ACE抑制剂史的婴儿应密切观察其低血压,少尿和高钾血症。如果发生少尿,应注意支持血压和肾灌注。可能需要交换输血或腹膜透析,作为逆转低血压和/或替代功能紊乱的肾功能的手段。用这些方法并不能明显加速从新生儿循环中清除穿过胎盘的奎纳普利。

宫内暴露于噻嗪类利尿剂与胎儿或新生儿黄疸,血小板减少症以及成人中可能发生的其他不良反应有关。

在怀孕大鼠和兔子的研究中未观察到奎尼普利的致畸作用。以mg / kg为基础,所用剂量最高为建议最大人类剂量的180倍(在大鼠中)和一倍(在兔子中)。在怀孕的大鼠和兔子的研究中未观察到喹诺瑞克的致畸作用。以mg / kg(喹那普利/氢氯噻嗪)为基准,所用剂量最高为建议最大人类剂量的188/94倍(在大鼠中)和0.6 / 0.3倍(在兔中)。

肝功能受损:

肝功能受损或进行性肝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Quinaretic,因为体液和电解质平衡的微小改变可能会引起肝昏迷。同样,由于奎纳普利向奎那普利拉的代谢通常取决于肝酯酶,因此肝功能受损的患者血浆奎那普利的血浆水平会显着升高。尚未对肝功能受损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正常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

据报道,噻嗪类利尿剂可导致全身性红斑狼疮恶化或活化。

预防措施

一般

血清电解质的排列:

在临床试验中,约2%的奎尼普利患者发生高钾血症(血清钾≥5.8mmol / L)。在大多数情况下,升高的血清钾水平是孤立的值,尽管继续治疗仍可解决。少于0.1%的患者因高钾血症而中断治疗。高钾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肾功能不全,糖尿病以及与同时使用保钾利尿剂,钾补充剂和/或含钾盐替代品。

噻嗪类利尿剂的治疗与低血钾,低钠血症和低氯性碱中毒有关。这些障碍有时表现为口干,口渴,虚弱,嗜睡,嗜睡,烦躁不安,肌肉疼痛或抽筋,肌肉疲劳,低血压,少尿,心动过速,恶心和呕吐中的一种或多种。低钾血症还可以使心脏对洋地黄的毒性作用敏感或夸大。低钾血症的风险在肝硬化患者,利尿快的患者,口服电解质摄入不足的患者以及接受糖皮质激素或ACTH联合治疗的患者中最大。

奎那普利和氢氯噻嗪对血清钾的相反作用在许多患者中将彼此大致平衡,因此对血清钾没有净作用。在其他患者中,一种或另一种作用可能是显性的。应当以适当的时间间隔进行初始和定期测定血清电解质以检测可能的电解质失衡。

噻嗪类疗法继发的氯化物缺乏症通常是轻度的,仅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在肝脏疾病或肾脏疾病中)需要特殊治疗。炎热天气下水肿患者可能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适当的治疗方法是用水限制而不是撒盐,除非在少数情况下低钠血症危及生命。在实际的盐消耗中,适当的替代疗法是选择的治疗方法。

噻嗪可减少钙排泄。在少数接受噻嗪类药物长期治疗的患者中,已观察到甲状旁腺的病理改变,伴有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还没有发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更严重的并发症(肾结石,骨吸收和消化性溃疡)。

噻嗪类药物会增加尿中镁的排泄量,并可能导致低镁血症。

其他代谢紊乱:噻嗪类利尿剂往往会降低葡萄糖耐量,并升高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酸酯和尿酸水平。这些影响通常很小,但易感患者可能会诱发坦率的痛风或明显的糖尿病。

咳嗽:据推测由于抑制内源性缓激肽的降解,所有ACE抑制剂均出现持续性非生产性咳嗽,在治疗中断后得以缓解。在咳嗽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ACE抑制剂引起的咳嗽。

手术/麻醉:在接受手术或麻醉的患者中,产生低血压的药物,奎那普利会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形成,否则可能会在代偿性肾素释放后发生。由于这种机制而引起的低血压可以通过体积扩张得到纠正。

给患者的信息

血管性水肿:使用ACE抑制剂治疗可发生血管性水肿,包括喉头水肿,尤其是在首次给药后。应告知接受Quinaretic的患者立即报告任何提示血管性水肿的迹象或症状(面部,眼睛,嘴唇或舌头肿胀或呼吸困难),并且在与处方医生协商之前不要再服用药物。

怀孕:应告知育龄女性患者孕中期和孕晚期接触ACE抑制剂的后果,还应告知她们这些后果似乎并非因宫内ACE抑制剂暴露受限所致到头三个月应要求这些患者尽快向医生报告怀孕情况。

有症状的低血压:应提醒接受Quinaretic的患者,特别是在治疗的头几天,可能会出现头晕,并应向处方医生报告。应该告诉患者,如果发生晕厥,应停止使用Quinaretic,直到咨询医生为止。

应警告所有患者,由于体液量减少,体液摄入不足,出汗过多,腹泻或呕吐会导致血压过度下降,并伴有头晕和晕厥的同样后果。

计划进行大手术和/或全身麻醉或脊柱麻醉的患者应告知其医师,他们正在服用ACE抑制剂。

高钾血症:应告知接受Quinaretic的患者,请勿在未咨询处方医生的情况下使用钾补充剂或含钾盐替代品。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告知患者迅速报告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迹象的任何感染迹象(例如,喉咙痛,发烧)。

注意:与许多其他药物一样,向接受奎纳普利治疗的患者提供某些建议是必要的。该信息旨在帮助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这不是所有可能的不利影响或预期影响的披露。

实验室测试

Quinaretic的氢氯噻嗪成分可降低血清PBI水平而无甲状腺功能紊乱的迹象。

在进行甲状旁腺功能检查之前,应中断使用Quinaretic的治疗几天。

药物相互作用

补钾剂和省钾利尿剂:如上所述(“血清电解质紊乱”),Quinaretic的净作用可能是提高患者的血钾,降低血钾或保持其不变。保钾利尿剂(螺内酯,阿米洛利,氨苯蝶啶等)或钾补充剂可增加高钾血症的风险。如果指示同时使用此类药物,应谨慎使用,并应经常监测患者的血清钾。

锂:据报道在锂治疗期间接受ACE抑制剂的患者血清锂水平升高,并出现锂中毒症状。由于噻嗪类药物会降低锂的肾脏清除率,因此,如在Quinaretic治疗中一样,将噻嗪类利尿剂与ACE抑制剂并用,可能会进一步增加锂中毒的风险。喹诺酮类药物和锂应同时服用,建议经常监测血清锂水平。

四环素和其他与镁相互作用的药物:四环素与奎尼普利同时给药可将四环素的吸收降低约28%至37%,这可能是由于奎尼普利片中镁含量较高。如果共同处方奎纳普利和四环素或其他与镁相互作用的药物,则应考虑这种相互作用。

其他代理:

奎那普利与其他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表明:

  • 普萘洛尔或西咪替丁的多剂量治疗对单剂量奎纳普利的药代动力学没有影响。

  • 每天两次奎尼普利共同给药不会明显改变单剂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 奎那普利治疗不影响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

  • 当单剂奎纳普利和氢氯噻嗪同时给药时,未观察到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当同时给药时,以下药物可能与噻嗪类利尿剂相互作用:

  • 直立性低血压的酒精,巴比妥类药物或麻醉药可能会发生。

  • 可能需要调整抗糖尿病药(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的剂量。

  • 在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存在下,氢氯噻嗪的胆甾醇胺和Colestipol树脂吸收能力降低。单剂量的胆甾胺或胆甾醇树脂结合氢氯噻嗪,并减少其从胃肠道的吸收,分别最多达85%和43%。

  • 皮质类固醇,ACTH增强电解质消耗,尤其是低钾血症。

  • 加压胺(例如去甲肾上腺素)可能会降低对加压胺的反应,但不足以阻止其治疗用途。

  • 骨骼肌松弛剂,非去极化(例如,微管尿素)可能增加对肌肉松弛剂的反应性。

  • 非甾体类抗炎药-噻嗪类利尿剂的利尿,利钠和降压作用可通过同时施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来降低。

致癌,诱变,生育力受损

尚未对患有喹诺酮类药物的动物进行过致癌性,致突变性和生育力研究。

当剂量高达75或100 mg / kg /天(分别以mg / kg为基础,人类最大日剂量的50或60倍,以人类/人的最大剂量为基础的3.8或10倍)时,奎尼普利盐酸盐在小鼠或大鼠中不会致癌每日剂量(以mg / m 2为基础)持续104周。给予最高剂量水平的雌性大鼠肠系膜淋巴结血管瘤和皮肤/皮下脂肪瘤的发生率增加。在Ames细菌检测中,无论是否有代谢激活,奎那普利和奎那普利拉都没有致突变性。奎纳普利在以下遗传毒理学研究中也为阴性: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点突变,培养的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小鼠的微核试验,V79培养的肺细胞的体外染色体畸变以及大鼠的体内细胞遗传学研究骨髓。最高100 mg / kg /天的剂量(分别以mg / kg和mg / m 2为基础的最大每日人类剂量的60倍和10倍)对大鼠的生育力或生殖没有不利影响。

在国家毒理学计划的主持下,大鼠和小鼠的饲料中接受氢氯噻嗪治疗两年,剂量最高为小鼠600毫克/千克/天,大鼠最高为100毫克/千克/天。这些研究没有发现氢氯噻嗪在大鼠或雌性小鼠中有致癌潜力的证据,但是在雄性小鼠中有“明确的”肝癌致癌性证据。使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菌株TA 98,TA 100,TA 1535,TA 1537和TA 1538进行的体外测定中氢氯噻嗪没有遗传毒性(Ames试验)。在中国仓鼠卵巢(CHO)测试中检查染色体畸变;或使用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中国仓鼠骨髓染色体和果蝇性连锁隐性致死性状基因进行体内检测。使用浓度范围为43至1300μg/ mL的氢氯噻嗪,在体外CHO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致死性)测试和小鼠淋巴瘤细胞(致突变性)测定中获得了阳性测试结果。使用未指定浓度的氢氯噻嗪,在构巢曲霉的非分离试验中也获得了阳性测试结果。

在研究中,氢氯噻嗪对两种性别的小鼠和大鼠的生育能力均没有不利影响,在这些研究中,这些物种通过饮食在交配之前和整个妊娠期间分别暴露于高达100和4 mg / kg / day的剂量。

怀孕

怀孕类别C(孕中期)和D(孕中期和孕中期):请参阅警告:胎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护理母亲

由于奎尼普利和氢氯噻嗪是人乳中分泌的,因此对护理妇女服用奎纳瑞克时应格外小心。

由于氢氯噻嗪对哺乳婴儿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奎纳普利对婴儿的作用尚不明确,因此应考虑停用该药物对母亲的重要性,决定是否停止哺乳或停用奎那瑞克。

老人用

盐酸奎纳普利/氢氯噻嗪的临床研究未包括足够多的65岁及以上的受试者,无法确定他们对年轻受试者的反应是否不同。其他报告的临床经验尚未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在反应方面的差异。一般而言,老年患者的剂量选择应谨慎,通常从给药范围的低端开始,这反映出肝,肾或心脏功能下降以及伴随疾病或其他药物治疗的频率更高。

儿科用

尚未确定Quinaretic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良反应

在受控和非受控研究中对Quinaretic的1571名患者进行了安全性评估。其中有498名患者接受了喹那普利加氢氯噻嗪治疗至少1年,其中153名患者将联合治疗延长了2年以上。在Quinaretic的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该组合的不良反应。发生的不良经历仅限于以前曾与奎那普利或氢氯噻嗪有关的报道。

不良经历通常是轻微和短暂的,副作用与年龄,性别,种族或治疗时间之间没有关系。在对照研究中,有2.1%的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停止使用奎那瑞克治疗的最常见原因是咳嗽(1.0%;参见预防措施)和头痛(0.7%)。

在对照试验中,在奎纳普利加氢氯噻嗪治疗的943例患者中,有1%或更多发生的可能与治疗有关的不良经验或与治疗的未知关系显示如下。

非活性成分
成分名称强度
carnauba wax powder
crospovidone
fd&c yellow #6 aluminum lake
卵磷脂
magnesium hydroxide
硬脂酸镁
微晶纤维素
聚乙烯醇
对照试验中的患者百分比
奎那普利/ HCTZ
N = 943
安慰剂
N = 100
头痛6.7 30.0
头晕4.8 4.0
咳嗽3.2 2.0
疲劳2.9 3.0
肌痛2.4 5.0
病毒感染1.9 4.0
鼻炎2.0 3.0
恶心和/或呕吐1.8 6.0
腹痛1.7 4.0
背疼1.5 2.0
腹泻1.4 1.0
上呼吸道感染1.3 4.0
失眠1.2 2.0
嗜睡1.2 0.0
支气管炎1.2 1.0
消化不良1.2 2.0
虚弱1.1 1.0
咽炎1.1 2.0
血管舒张1.0 1.0
眩晕1.0 2.0
胸痛1.0 2.0

在对照和非对照试验中(N = 1571),在接受奎尼普利/ HCTZ治疗的患者中,≥0.5%至<1.0%(除非另有说明)与治疗发生的临床不良反应可能,可能或绝对相关或不确定关系在临床试验或上市后的经验中出现的频繁的,具有临床意义的重大事件(斜体表示为罕见的事件)包括(按人体系统列出):

整个身体:马拉什虚弱的人
心血管:,心动过速,心力衰竭,高钾血症,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高血压危机,心绞痛,体位性低血压,心律失常
胃肠道:口干或咽干,胃肠道出血胰腺炎,肝功能异常检查
神经/精神病患者:神经质,眩晕,感觉异常
呼吸道:鼻窦炎,呼吸困难
外观:瘙痒,出汗增多,多形性红斑剥脱性皮炎光敏反应脱发,天疱疮
泌尿生殖系统:急性肾功能衰竭,阳Imp
其他:粒细胞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关节痛
血管性水肿:据报道,接受喹那普利治疗的患者中有0.1%(0.1%)出现血管性水肿(请参阅警告)。
胎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参见警告胎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

上市后经验

在广泛的上市后经验中,已报告了以下严重的非致命不良事件,无论其与奎尼普利和HCTZ组合片剂的关系如何:

身体整体:休克,意外伤害,赘生物,脂肪团,腹水,全身性水肿,疝气和过敏性反应。

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肺心病,血管炎和深部血栓形成。

消化系统:胃肠道癌,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炎,食道炎,呕吐和腹泻。

血友病系统:贫血。

代谢和营养不良:体重减轻。

肌肉骨骼系统:肌病,肌炎和关节炎。

神经系统:瘫痪,偏瘫,语言障碍,步态异常,脑膜炎和健忘症。

呼吸系统:肺炎,哮喘,呼吸道浸润和肺部疾病。

皮肤和附属物:荨麻疹,大丘疹和瘀斑。

特殊感觉:视力异常。

泌尿生殖系统:肾功能异常,蛋白尿,脓尿,血尿和肾病。

奎纳普利单药治疗已评估了4960例患者的安全性。在临床试验中,奎那普利也观察到奎尼普利发生的不良事件。此外,据报道奎纳普利有以下情况,其发生率> 0.5%:抑郁,背痛,便秘,晕厥和弱视。

氢氯噻嗪已被广泛开处方多年,但没有足够系统的数据收集来支持对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的估计。在器官系统组中,此处报告的反应按照严重性的降序排列,而与频率无关。

整个身体:弱点。
心血管:体位性低血压(可能由酒精,巴比妥类药物或麻醉药加重)。
消化:胰腺炎,黄疸(肝内胆汁淤积症),狼疮,呕吐,腹泻,绞痛,恶心,胃部刺激,便秘和厌食。
神经病学:眩晕,头晕,短暂性视力模糊,头痛,感觉异常,黄褐斑,无力和躁动。
肌肉骨骼:肌肉痉挛。
血液学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和溶血性贫血。
肾脏:肾衰竭,肾功能不全,间质性肾炎(请参阅警告)。
新陈代谢:高血糖症,糖尿和高尿酸血症。
超敏性:坏死性血管炎,史蒂文斯-约翰逊综合征,呼吸窘迫(包括肺炎和肺水肿),紫癜,荨麻疹,皮疹和光敏性。

临床实验室测试结果

血清电解质:请参见注意事项。

肌酐,血尿素氮:接受Quinaretic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3%和4%的人血清肌酐和血液尿素氮增加(> 1.25倍于正常上限)。大部分增加是轻微且可逆的,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可能发生,但在肾动脉狭窄患者中最常见(见注意事项)。

PBI和甲状旁腺功能检查:请参见注意事项。

血液学:请参阅警告。

其他(因果关系未知):标准实验室检查中其他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很少与Quinaretic给药相关。据报道尿酸,葡萄糖,镁,胆固醇,甘油三酸酯和钙升高(参见预防措施)。

过量

没有关于奎那瑞克或奎那普利单药治疗过量的具体信息;治疗应对症和支持。应停止使用Quinaretic治疗,并应观察患者。脱水,电解质不平衡和低血压应通过既定程序治疗。

奎纳普利/氢氯噻嗪在小鼠和大鼠中的口服中位致死剂量范围为1063/664至4640/2896 mg / kg。 1440至4280 mg / kg喹那普利的剂量在小鼠和大鼠中引起明显的致死性。在氢氯噻嗪的单剂量研究中,大多数大鼠存活的剂量高达2.75 g / kg。

人类过量服用ACE抑制剂的数据很少。人喹那普利过量的最可能表现是低血压。在人类氢氯噻嗪过量中,观察到的最常见的体征和症状是脱水和电解质消耗(低血钾,低氯血症,低钠血症)。如果还进行了洋地黄的治疗,则低钾血症可能会加剧心律不齐。

实验室对奎尼普利及其代谢产物的血清水平的测定尚不广泛,无论如何,这种测定在喹诺普利药物过量的管理中没有确定的作用。

没有数据表明可能会加快奎纳普利及其代谢物消除的生理学操作(例如,改变尿液pH值的操作)。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奎纳普利和奎那普利拉的消除作用很小。

血管紧张素II可能在奎纳普利过量的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特定的拮抗剂解毒剂,但在分散的研究机构之外基本上没有血管紧张素II。由于奎那普利的降压作用是通过血管舒张和有效的血容量不足来实现的,因此通过输注生理盐水溶液治疗奎那普利过量是合理的。

Quinaretic剂量和给药

作为单独的单药治疗,喹那普利以每日一次10至80 mg的剂量有效治疗高血压,氢氯噻嗪则以12.5至50 mg的剂量有效。在盐酸奎纳普利和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奎纳普利的剂量为2.5至40 mg,氢氯噻嗪的剂量为6.25至25 mg,抗高血压作用随两种成分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奎那普利的副作用(见警告)通常很少见,并且显然与剂量无关。氢氯噻嗪的那些是剂量依赖性现象(主要是低钾血症)和剂量依赖性现象(例如胰腺炎)的混合,前者比后者更为普遍。奎纳普利和氢氯噻嗪的任何组合治疗都将与两组剂量无关的副作用有关,但是将低剂量氢氯噻嗪和奎那普利联合使用的方案对血清钾的影响最小。在Quinaretic的临床试验中,联合使用HCTZ 6.25 mg的受试者的血清钾平均变化接近于零,而平均服用10至40 / 12.5至25 mg的受试者的血清钾降低程度比正常人低。平均接受相同剂量氢氯噻嗪单药治疗的受试者。

为了使剂量无关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通常只有在患者单药治疗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后才开始联合治疗。

以临床疗效为指导的疗法

奎纳普利单药治疗不能充分控制血压的患者可以改用Quinaretic 10 / 12.5或20 / 12.5。一个或两个组件的进一步增加可能取决于临床反应。氢氯噻嗪的剂量一般应在2至3周后才增加。每天使用25 mg氢氯噻嗪可适当控制血压,但在该方案下钾明显流失的患者,如果改用Quinaretic 10 / 12.5或20 / 12.5,可实现血压控制且电解质干扰较少。

替代疗法

为方便起见,已接受20 mg喹那普利和25 mg氢氯噻嗪充分治疗且无明显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可能希望接受Quinaretic 20/25。

用于肾功能不全

只要患者的肌酐清除率> 30 mL / min / 1.73 m 2 (血清肌酐约为≤3mg / dL或265μmol/ L),Quinaretic的治疗方案就无需考虑肾功能。对于患有更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loop尿利尿剂优于噻嗪类。因此,不建议将Quinaretic用于这些患者。

如何提供Quinaretic

Quinaretic(盐酸喹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片剂10 mg / 12.5 mg:桃红色的椭圆形薄膜包衣片剂,在片剂一分为二的一侧凹陷了“ A238”。可用30、90、100和500瓶装。

Quinaretic(盐酸喹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片剂20 mg / 12.5 mg:桃色的,三角形薄膜包衣的片剂,在片剂的一分为二的一侧刻有“ A239”字样。可用30、90、100和500瓶装。

喹诺瑞特(盐酸喹那普利和氢氯噻嗪)片剂20 mg / 25 mg:桃色的圆膜包衣片剂,在片剂的一侧凹陷有“ A240”。可用30、90、100和500瓶装。

按照USP的规定分配在密闭的容器中。

存放在20-25°C(68-77°F)的受控室温下[请参阅USP]。


生产者:Actavis Totowa LLC
990 Riverview Drive,托托瓦,新泽西州07512美国

8263-07
06/06

Quinaretic
盐酸奎纳普利和氢氯噻嗪片
产品信息
产品类别人体处方药标签物品代码(来源) NDC:52152-238
行政途径口服DEA时间表
活性成分/活性部分
成分名称实力基础强度
盐酸奎纳普利(quinapril)奎那普利10毫克
氢氯噻嗪(hydrochlorothiazide)氢氯噻嗪12.5毫克
非活性成分
成分名称强度
巴西棕榈蜡粉
交联维酮
fd&c黄色#6铝色湖
<s

已知共有609种药物与奎纳瑞克(氢氯噻嗪/奎尼普利)相互作用。

  • 48种主要药物相互作用
  • 507种中等程度的药物相互作用
  • 54种次要药物相互作用

在数据库中显示所有可能与奎那瑞克(氢氯噻嗪/奎那普利)相互作用的药物。

检查互动

输入药物名称以检查与奎那瑞克(氢氯噻嗪/奎尼普利)的相互作用。

最常检查的互动

查看Quinaretic(氢氯噻嗪/奎尼普利)与以下药物的相互作用报告。

  • Aciphex(雷贝拉唑)
  • 氨氯地平
  • 阿司匹林
  • 阿托伐他汀
  • mb(度洛西汀)
  • 鱼油(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
  • Flomax(坦索罗辛)
  • 二甲双胍
  • 美托洛尔琥珀酸酯ER(美托洛尔)
  • 奥美拉唑
  • 雷尼替丁
  • 利他林(哌醋甲酯)
  • 盐酸索他洛尔AF(索他洛尔)
  • 曲唑酮
  • Wellbutrin SR(安非他酮)

奎那瑞克(氢氯噻嗪/奎那普利)酒精/食物相互作用

奎那瑞特(氢氯噻嗪/奎那普利)与酒精/食物有3种相互作用

奎那瑞克(氢氯噻嗪/奎那普利)疾病相互作用

与Quinaretic(氢氯噻嗪/奎那普利)有19种疾病相互作用,包括:

  • 血管性水肿
  • 骨髓抑制
  • 瑞士法郎
  • 血液透析
  • 高钾血症
  • 低血压
  • 无尿
  • 电解质损失
  • 肝病
  • 红斑狼疮
  • 肾功能障碍
  • 肝病
  • 肾功能不全
  • 哮喘
  • 糖尿病
  • 高脂血症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高尿酸血症
  • 甲状腺功能检查

药物相互作用分类

这些分类只是一个准则。特定药物相互作用与特定个体之间的相关性很难确定。在开始或停止任何药物治疗之前,请务必咨询您的医疗保健提供者。
重大的具有高度临床意义。避免组合;互动的风险大于收益。
中等具有中等临床意义。通常避免组合;仅在特殊情况下使用。
次要临床意义最小。降低风险;评估风险并考虑使用替代药物,采取措施规避相互作用风险和/或制定监测计划。
未知没有可用的互动信息。